1月份小麥市場可謂是波瀾起伏,中上旬受玉米價格瘋狂上漲影響,使得玉米、小麥價差大幅拉開,小麥替代性增強,引發飼料企業再度大規模采購小麥。再加上受疫情影響,居民恐慌搶購了一輪米面,面粉廠對小麥需求驟增,進一步加劇了緊張的心理,市場搶糧心態表現明顯。不過本周開始臨儲小麥又迅速降溫,近期市場惜售心理有所松動,一方面臨近年底,基層仍有變現需求,而且相較于小麥,市場普遍更看好玉米;另一方面上周拍麥子的近期有出現甩單現象,貿易商出庫熱情較高,市場心態比較脆弱。那么后期小麥價格是否會重蹈10-11月份覆轍?火爆成交后,市場行情能否會出現跳水?中國糧油信息網分析師張艷秋認為,短期內小麥行情會出現小幅震蕩整理,年前暫不會出現跳水行情,具體原因如下。
新陳麥無價差,新麥性價比更高。雖然本周臨儲小麥拍賣有所降溫,但仍維持較高水平,本周臨儲小麥拍賣成交402.35萬噸,成交率99.90%,成交均價2456元/噸(較上周下調46元/噸)。其中山東省本周最高價2650元/噸,均價2549.57元/噸,加上出庫貼水費用,到廠成本至少也要在2600-2640元/噸,基本與當前市場小麥價格相當,而且20年小麥質量明顯要優于臨儲陳麥,另外拍賣糧源分布嚴重不均,下周臨儲小麥繼續投放400萬噸,其中河北2.9萬噸,山東9萬噸,僅占比3%(如圖所示),冀魯兩省國儲庫存明顯不足,市場小麥很難出現大幅回調。
玉米、小麥價差較大,小麥替代優勢明顯。目前山東工廠玉米主流收購價格在2960-3060元/噸,而工廠小麥主流收購價格在2560-2700元/噸,玉米、小麥價差在300-400元/噸。1月份臨儲小麥成交量達到1000萬噸左右,其中大頭是飼料企業參拍,工廠備貨需求得到滿足,因此本周拍賣熱度有所降低。不過在玉米價格高位堅挺的背景下,小麥替代性價比優勢明顯,因此很難發生跳水行情。
面粉搶購潮基本結束,年后進入消費淡季。經歷了一輪集中搶購潮,目前春節前面粉備貨已進入尾聲,廠家開機開始下調,部分前期漲價過多的廠家,近期開始下調面粉報價。而且近半個月集中搶購,嚴重透支了后期面粉行情,預計以后2-3個月面粉將進入消費淡季,如果小麥價格沒有明顯突破的話,后期面粉行情或將有一輪落價調整。因此面粉廠年前小麥建庫意愿偏低,對小麥價格支撐減弱。
綜上所述,筆者認為雖然近期拍賣有所降溫,但年前麥價很難出現大幅跳水行情,不過當前小麥行情已處于高位,預計很難再有所突破,尤其是受疫情影響,物流不暢,近一段時間拍的麥子,很多要在3月份才能正常出庫,而5月份湖北小麥就要上市,因此建議貿易商理性拍糧,不可過度追高。欲了解更多麥粉行情數據以及未來走勢,敬請持續關注中國糧油信息網的官方網站(http://www.dwjkah.tw)以及APP(http://www.dwjkah.tw/app)和微信平臺(graininfo)或可致電0451-88001128咨詢,成為中國糧油信息網的會員,享受更多特權。(中國糧油信息網 張艷秋)
特別聲明